新穎乾眼症應用診療
請選擇
乾眼症的成因與症狀
一、 乾眼症常見成因

- 淚膜組成不平衡(多重因素疾病)。
- 眼睛老化(淚液品質不良)。
- 超時配戴隱形眼鏡。
- 身體賀爾蒙變化(女性更年期)。
- 藥物影響 (如:避孕藥、抗憂鬱藥物)。
- 疾病因素 (如:甲狀腺、糖尿病、免疫疾病)。
- 近視雷射手術。
淚液分泌不足-缺乏水份。
淚液過度蒸發-缺乏脂質、缺乏黏液。
二、 乾眼症常見症狀
- 畏光。
- 疲勞感。
- 暫時視力模糊。
- 異物感。
- 刺痛感。
三、 乾眼症治療方式
白內障術後基本上可正常生活不需住院。但術後短期內要注意:
- 點人工淚液、擦凝膠。
- 自費無防腐劑人工淚液(補充水份、脂質)。
- 新式脈衝光療程(舒緩油脂阻塞的瞼板腺)。
- 熱敷眼睛(乾式恆溫45度的熱敷眼罩最佳)。
瞼板腺炎成因與基礎護理
乾眼症狀中,有高達86%的乾眼症患者,患有瞼板腺障礙(阻塞、分泌不足)

瞼板腺功能問題:
- 瞼板腺發炎影響脂質腺口阻塞。
生活型態影響:
- 暴露於低濕度環境(如:冷氣房)。
- 長時間使用3C產品。
- 軟式隱形眼鏡長時間配戴者。
- 偏好高油炸食物。
「瞼板腺炎」嚴重時會產生「麥粒腫」。瞼板腺位於眼瞼深部,細菌可由瞼板腺開口進入造成腺體發炎。依照發炎部位不同,又可分成內部瞼板腺發炎,以及外部眼瞼之汗腺、皮脂腺、毛囊發炎,即俗稱「針眼」。
造成瞼板腺發炎的成因:
- 皮脂腺分泌異常:油脂分泌過剩造成阻塞。
- 熬夜、用眼過度:瞼板腺過度分泌油脂或是排泄不順。
- 接觸性細菌感染:手部揉眼導致眼部與細菌接觸,造成感染化膿。
- 賀爾蒙與油性食物:賀爾蒙失調與偏好高油脂食物易導致阻塞。
- 慢性病藥物:長期服用慢性病免疫抑制藥劑也會導致分泌異常。
瞼板腺基礎護理與治療方式:
- 適當休息:避免過度勞累與熬夜。
- 均衡飲食:多吃蔬果,避免油膩及刺激性食物。
- 注意清潔:避免揉眼或以不乾淨的毛巾、紙巾擦拭眼部。
- 恆溫熱敷:使血管擴張與加速血液循環,輔助油脂軟化。
- 眼科就診:嚴重的感染狀況必須由醫師診療,使用藥物或門診儀器處置。
瞼板腺油脂堵塞衍伸症狀
- 針眼。
- 導致缺油型乾眼症。
- 導致油脂無法正常分泌,進而水份過度蒸發。
- 導致細菌增生,進而蠕型蟎在毛囊上繁殖。

毛囊蠕型蟎

針眼
主要檢查儀器介紹
德國 OCULUS Keratograph 5M 角膜地圖儀
- 大直徑Placido環,總共22,000個檢測點的角膜地圖儀。
- 長距離精準定位,避免碰到病人眼睛,對焦時自動取像,減少人為拍攝誤差(配置紅外線功能降低眩光)。
- 配備瞼板腺、淚膜分析功能(屬自費檢查項目)能為乾眼症與瞼板腺功能障礙進階診斷。
乾眼症檢測:瞼板腺、淚膜
- 非侵入式淚膜破裂時間(NIKBUT)。
- 淚河高度(TM Height)。
- 脂質層評估(Lipid-layer)。
- 淚膜動態(TF-dynamics)。
- 瞼板腺拍攝功能(Meibo-Scan)。
- 紅眼程度檢測功能(R-Scan)。
- 製作乾眼綜合評估報告功能 (JENVIS Dry Eye Report )。





瞼板腺乾眼症進階治療儀器
美國洛明尼斯M22™ 脈衝光雷射治療儀
此儀器屬自費療程項目
乾眼症最新療程選擇,強效脈衝先進技術。
- 提供穩定的連續脈衝能量,使能量精準集中,延遲時間更短。
- 改善瞼板腺油脂分泌阻塞,增加淚膜脂質層厚度。
- 延長淚膜破裂時間,延緩淚液蒸發速度。
- 治療後無傷口,保養更安全。
Lumenis M22™ 脈衝光雷射治療儀使用療程與術後的注意事項
Lumenis M22™ 脈衝光雷射治療儀介紹
快速與高效能:
- 節省治療時間:快速且穩定的輸出脈波。
- 節省儲存空間:探頭機體收納不佔空間。
- 高經濟效益:探頭使用無耗材問題。
個人化治療:
- 療程分3-4次進行、每3-4週一次、每次10-15分鐘。

使用過程的示意圖

使用過程的示意圖

用590nm光波治療瞼板腺
Lumenis M22™ 脈衝光雷射治療儀效能
安全性:
- 避免脈衝起始能量的過度輸出,降低傷害風險。
延續性:
- 確保脈衝末端能量不流失,治療效果完整呈現。
一致性:
- 均質化能量,使每次治療過程都能呈現穩定成果。


Lumenis M22™ 脈衝光雷射治療儀事項
療程作用:
在眼瞼(眼皮)處施以脈衝光能量治療,可使眼瞼內部不正常擴張的血管收縮,讓眼部油脂分泌恢復正常,減少發炎及阻塞,亦可減少蠕形蟎蟲的繁殖。
療程過程:
進行三至四次療程,每三至四週一次,每次療程十至十五分鐘,治療後不用特別休養。治療效果包括淚膜穩定度提升、消除眼瞼腺阻塞現象、人工淚液使用量減少。
不適合治療族群:
- 懷孕。
- 癌症。
- 疱疹病史。
- 癲癇病史。
- 皮膚病狀者。
- 自體免疫疾病。
術後注意事項:
- 治療後無傷口。
- 注重保濕與防曬。
- 避免刺激性保養品(果酸、A酸)。
- 一周內避免曬日光浴、泡溫泉。
乾眼症相關問題
一、 台灣各年齡層乾眼症發生率
根據Tear Film & Ocular Surface Society (TFOS) 研究,全球共超過10億人有乾眼症困擾。
- 以亞洲人、女性、老年人風險較高。
- 在台灣65 歲以上的人中有高達3成有乾眼症狀,而且發生率逐年攀升,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健康問題。


二、 形成乾眼症的成因?
乾眼症是多重因素所造成的疾病,主要現象是淚膜組成不平衡。
- 淚液分泌不足-缺乏水份。
- 淚液過度蒸發-缺乏脂質、缺乏黏液。
- 混合型-缺乏水份和脂質。
乾眼症患者比例逐年提升,跟生活作息也有連帶相關(3C電子產品、飲食習慣不均衡…等),建議定期檢查做好自身保健。
三、 乾眼症常見的症狀有哪些?
異物感、眼睛灼熱感、畏光、流淚、分泌物增加及視力品質不穩定。
四、 如何預防乾眼症方式?
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,隱形眼鏡族群配戴上也不可以超時。
平時可以攝取維生素A與高單位魚油補充眼球機能,搭配恆溫式熱敷眼罩(建議溫度45 度且能維持至少10分鐘的效果最佳),可以舒緩眼睛疲勞與延緩瞼板腺阻塞的狀況。
五、 乾眼症目前的治療選擇有哪些?
乾眼症大致上分成缺水型、缺油型、混合型三款。
目前治療方式有補充人工淚液、凝膠、熱敷與脈衝光治療。
造成乾眼症的因素很多,建議給眼科醫師評估過後,依照每位患者症狀給予治療,才能產生最佳的療效。